新闻资讯

[转载]姜生教授:汉人的尸解术

发布时间:2018-11-11 点击次数:2,502


讲座记要

 

姜生教授:汉人的尸解术

 

2018年11月9日晚,受中央民族大学道教与术数研究中心主任谢路军教授邀请,四川大学文化科技协同创新中心主任姜生教授在中央民族大学举行了题为“汉人的尸解术”的学术演讲。

 

  什么是“尸解”?作为战国汉晋之间汉人最重要的信仰,过去往往是从道教文献的一些记载去理解和研究,谓将登仙者,假托为尸以解化也,喻之为“蝉蜕”,解之以“先死后蜕”。然而,从西人译之为to release from the corpse 所呈现的误解,可知近代以来并不了解这究竟是一种什么思想。事实上,这是制约战国两汉精神世界、进而汉传统研究的一个关键问题。此前有些相关的探讨但均未形成系统的科学解释路线。姜生教授将早期道教研究、汉墓考古文物研究、科技医史研究交叉结合起来,将一幅全新的历史图景呈现在我们面前:以尸解信仰为主轴,综合山海文化,融汇区域传统,迎生送死之礼,成于汉代,存于汉墓,传于道教,而为汉传统之核心,传承千年不失。这是非常关键的发现,首次实现了对汉墓信仰性质的全局性判断,实现了汉墓认识的质的飞跃,对于此后的汉墓研究和原始道教史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姜教授的讲座大致分为三部分:何谓尸解、如何尸解、尸解之证。

 

一、何谓尸解

 

战国时期的尸解信仰,为汉唐中国信仰提供了最重要的内核,至今泽被华夏。然而至今为人所不解。汉初,以窦太后为首的信仰群体对老子及其思想虔诚信仰,大尊奉之。在这个信仰体系中,他们追求“乃合大道,混混冥冥,光耀天下,复反无名”(《论六家要旨》)。淮南学派则从理论上予以总结,《淮南子·诠言训》:“稽古太初,人生于无,形于有,有形而制于物。能反其所生,若未有形,谓之真人。真人者,未始分于太一者也。”信仰追求的终极目标有了,即能从有形返于无形、乃合大道的真人境界,那通过什么途径才能达到这个境界呢?尸解就是当时人们眼中达到信仰终极目标的一条有效路径,所以成为汉传统之核心。

 

“尸解”信仰绵延于战国汉晋,其终极依据为“阴阳不死”说。西人翻译暗示了对“尸解”误解,所谓“先死后蜕”的说法也不确切。古人以“蝉蜕”喻尸解,言将登仙者,假托为尸以解化也。基于《无上秘要》、《道真藏景灵形神经》和《云笈七签》等道教典籍的论述,姜生教授对尸解术作了基本定义和说明。总的来说,尸解如蝉蜕,留下或皮、或发、或衣……乃至或刀、或剑等有形之物,如蝉蜕下之旧壳,而“本真”得以蜕去飞升,成于真仙。有的尸解过程要经过“千载”“而复生”。尸解后成为真仙的形象也与凡人不同,在汉画中有些表现为鸟头人身或兽头人身的形象,就是一些仙真。现在汉人和一些少数民族丧葬仪式中的一些用语和过程,还保留着尸解信仰的某些痕迹。

 

马王堆汉墓作为西汉初期的墓葬,整个表达了战国到汉晋时期墓葬中的尸解信仰。其中出土的T形帛画可以作为《史记·封禅书》所记战国时期“形解销化依于鬼神之事”,画中从下到上三部分为尸解的三个阶段:九泉之下(蓬莱得仙药)—昆仑(饮玉浆)—九天(飞升天宫),马王堆1号墓四重棺的锦饰内棺、朱地彩绘棺、黑地彩绘棺、黑漆素棺,其上的颜色与图案,象征了尸解成仙的四阶段:下九泉(鬼)—登昆仑(仙)—上九天(神)—合大道(道),四重棺上的花纹图案和覆盖在内棺上的彩绘帛画,在入葬时作为尸解信仰仪式的一部分,表达了墓主人尸解升仙的思想。

 

T形帛画的最上部分解读为“九天”,其中有九日之象,与东晋早期上清经《上清三元玉检三元布经》、东晋上清经《太上玉佩金珰太极金书上经》等道书中“九天开”、“九日俱明于东方”、“九日焕明东方”的内容互证。东汉墓葬画像石也有九日、九月并明之象。T形帛画顶部的年轻女子系成为神真之后的墓主人,此时已由中部的羸弱的老太太形象“返老还童”。

 

帛画中间部分的斜柱T形台(即贺西林教授判断的“倾宫”)上二人为一带老妇人进献书和杯子,老妇人身后有数名侍女相随,台上的菱形纹是山的象征,可解读为神使致送墓主人的道书和玉液,墓主人(老太太)到昆仑上后饮玉浆而成仙。

 

帛画最下部分的一双大鱼象征着“九泉之下”的幽冥世界,器皿象征仙药,此部分解读为墓主人于蓬莱得仙药,蓬莱仙岛是她尸解过程中最初来到的地方。

 

尸解过程的最高境界是“合于道”,这也是黑漆素棺黑中泛红的“玄色”所象征,至此墓主人的尸解才最终成功。这就是汉初“道者”的信仰,如《论六家要指》所言:“因阴阳之大顺,采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与时迁移,应物变化,立俗施事,无所不宜”,其终极目标是“乃合大道,混混冥冥;光耀天下,复反无名。”

 

二、如何尸解

 

通过对马王堆汉墓帛画的解读,大家对尸解过程有了初步认识,讲座的第二部分从太阴炼形、炼形之宫、炼度科仪、天厨神药、存神术、龙虎交媾术等方面重点讲述如何实现尸解。

 

《老子想尔注》有两段关于“炼形之宫”的阐述:“太阴道积,炼形之宫也。世有不可处,贤者避去,讬死过太阴中,而复一边生像,没而不殆也。俗人不能积善行,死便真死,属地官去也。”“道人行备,道神归之,避世讬死过太阴中,复生去为不亡,故寿也。俗人无善功,死者属地官,便为亡矣。”《老子变化经》称老子言:“吾变易身形,讬死更生,周流四海,……愚者不知死更复生。”《真诰》有关于“太阴炼形”之说:“若其人暂死,适太阴,权过三官者……复质成形,乃胜于昔未死之容也。真人炼形于太阴,易貌于三官者,此之谓也。”

 

炼形的时空在太阴中,这是一个“公共”的的场所,不是炼形或尸解之人私人拥有的长居之所,而是暂借此地修炼,如马王堆汉墓帛画中的蓬莱、昆仑,炼形成功后即飞升离去。

 

炼度科仪的重点在“神药与天厨”。汉墓出土资料中可见三官、神鸟携丹、鼎与丹药、壶与玉浆、神吏及酒与歌戏等庆祝性质的场面,盛宴豪饮,且伴以乐舞。学界传统观念多认为此乃描绘墓主人生前的功绩德行及奢华生活,实则非也。结合前面太阴炼形之宫的“公共空间”说,则可理解,不管墓主人生前生活水平如何,太阴炼形之宫中的种种器物与场面只是墓主人炼仙时暂用的“公共财产”,并非“私有”。

 

这些器物和陶俑,表达的是一套前后逻辑秩序紧密衔接的宗教话语,揭示着汉代的尸解变仙信仰及其在墓葬中的仪式表达。其仪式结构大体包括:(1)“三官”守护墓主“太阴炼形”;(2)获神界致送神仙饮食——壶和鼎所象征的“神药”,伴以仙人歌戏,神吏侍迎;(3)“太一帝君”遣车马来迎,欢庆之后,上登仙界。

 

要想太阴炼形成功,生前需要有修行的基础,如修炼存神术,如 “好道之俦,自远方集,或弦琴以歌太一,或覃思以历丹田,知至德之宅兆,实真人之祖先。” “若夫导引蓄气,历藏内视,过则失中,可以治疾。”“邻脐二寸谓之关,关者,所以关藏呼之气,以授四体也。故长气者以关息,气短者其息稍升,其脉稍促,其神稍越,至于以肩息而气舒。其神稍专,至于以关息而气衍矣。故道者常致气于关,是谓要术。”《周易参同契》也有“是非历藏法,内视有所思。”陕北杨桥畔东汉墓前室东壁下层后段歌舞图、长清大街村出土的四灵汉画像石等出土文物与存神术(存思术)的修炼场景和存思对象有关,又与东汉边超《老子铭》(165)记载的时人崇祀老子时的修炼景象相契合——“规矩、三光、四灵在旁,存想丹田,太一紫房,道成身化,蝉蜕渡世。” 这些新发现,将改写道教存神术的历史。

 

出土汉墓中常见龙虎交媾的画像,表明丹田说、《周易参同契》在汉代形成,此种图像蕴涵的阴阳和合之意甚明,汉晋道教文献证明,这是龙虎交媾中阴阳合气结精成丹的形象刻画(这一信仰传统甚至在明代《性命圭旨》中仍可见于龙虎交媾图的表达),还有媒婆从中撮合之意,为后世丹家“黄婆的起源”。

 

三、尸解之证:尸解神仙谱

 

汉初“因阴阳之大顺,采儒墨之善”的“道者”群体的神仙信仰,经过与儒家道德准则的融合,成为“儒生的道教”,盛行于两汉社会,并在墓葬中得到体现。汉代“儒生的道教”在宗教意义上解答了“如何才能得尸解仙”的问题,其以“合大道”为终极追求,以神仙方术为宗教方法,以践行墨、儒德目为人生途径。这一认知的达成,带来了原始道教史的突破。

 

以武氏祠东壁、西壁及后壁为中心,综合考察各类画像石图像可以发现,汉代墓葬画像背后实际上隐含了一套宗教的价值评判标准:帝王、贤相、能将及刺客类图像,反映了汉代“自三代已来贤圣及英雄者为仙”的成仙标准,忠臣、孝子及烈女类图像则表明,在汉代,生前为忠、孝、仁(节)、义之典范者亦得死后成仙。“自三代已来贤圣及英雄者为仙”,这一套汉儒主导的神祇与仙真谱系,包含西王母及其配神子路,最高意义(道)的化身太上老君(老子)、“太极上真公”孔子、三代以前的北太帝君炎帝(神农氏),以及隆崇信义、节义、贞爱而为仙官的季札、苏武、韩凭夫妇等等,实际上是汉代士民在现世的道德教化楷模。

 

如何理解太阴炼形信仰?“太阴炼形”说充分利用人类对死亡观察中获得的肉易烂、骨难朽之经验为支撑点,建立起通往不朽的道路。其具体模式即在人死之后,别作一空间,依乎尸骨,寄托丘墓,宣称修道之人死后虽筋肉可烂,而骨如青玉,历数年或数十年将再生五脏血肉,起死回生,或归乡里,或随太一飞升而去。于是在死亡和神仙之间,建立起完整的逻辑衔接,尽管是以超验(荒诞)逻辑为其环节。

 

尸解信仰作为汉传统的意义何在?这种信仰是汉民族、华夏民族的一套终极意义系统,作为东亚的墓葬信仰与传统,也是道教信仰之基石,可作为“中国根柢”问题的一个解答。

 

姜生教授展示了大量的文物图片,演讲生动活泼,引人入胜,精彩纷呈,现场数十位听众非常专注地听完三个小时的讲座。听众中有些专程前来的外省听众,有些不远千里从上海专程而来,更有次日将赴非洲工作的读者。

 

中央民族大学道教与术数研究中心客座教授黄胜得先生主持讲座,他结合自身多年的内丹养生实践对姜教授的演讲做了点评。讲座即将结束,现场突现一组二十多位年青书友,向大家展示了40多位书友过去一年多研读《汉帝国的遗产:汉鬼考》的10多万字读书笔记精选。这些书友来自社会各界,他们的自发研读行为出乎教授意料之外,他对年轻人对传统文化的热爱深表欣慰,并和来到现场的众多书友及其他听众进行了认真的讨论,大家久久不愿散去。

 

始发于微信公众号: 民大道教与术数学研究中心

中心简介 | 学术活动 | 重要成果 |

联系方式:028-85406676 邮箱:whkj@scu.edu.cn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一环路南一段24号四川大学行政楼608室

四川大学文化科技协同创新研发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