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nd ICSH ST25

学术成果 22nd ICSH ST25 学术活动 重要成果

“史学奥林匹克”进入“中国时刻”

发布时间:2015-09-08 点击次数:2,018


各国历史学者讲述“中国故事”

本报记者 邢婷 实习生 李坤伦 胡静 《 中国青年报 》( 2015年08月29日   01 版)


历时115年,素有“史学奥林匹克”美誉的国际历史科学大会首度走进亚洲,并第一次进入“中国时刻”。 


8月27日上午9时,能容纳100余人的山东大厦鲁信贵宾厅挤满了来自许多国家和地区的学者,连过道上都加满了座位。第22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第25场专题会议正在这里举行。


本场会议由四川大学姜生教授与法国高等研究院Nicole Belayche教授召集。来自美国、日本、瑞士、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15位论文报告人及讨论组成员,围绕“宗教研究在古代历史理解中的作用”这一特别议题,展开热烈探讨。这一特别议题在会议正式举行前,即已吸引美、英等国的国际出版商闻讯前来洽谈论文集出版事宜。在本届国际历史科学大会的现场,如此生动的场景远非孤例。


中国主办堪称一大突破


本届大会参与者近2600人,来自88个国家和地区,与会国家数量之多前所未有。然而,在国际历史科学大会的百年历程中,中国曾长期缺席。


上世纪初,国人曾以“雍容庄盛”推介此大会。因各国历史学家广泛参与,加之大会未受战争影响,允许来自敌对国家的历史学家表达异见,故而被誉为“史学奥林匹克”。


中国史学界试图融入这一国际盛会的努力一直未曾停歇。傅斯年、胡适、陈寅恪等著名学者都曾与大会发生密切关联,胡适则成为中国首位参加大会的历史学家。中国与大会的联系一度因“文革”中断,直至1980年,中国史学会才又同国际历史学会发生联系,此后每届均组团参加。


这是姜生第3次参会。从2005年首次参会至今,他不仅见证了中国历史学者的声音逐渐被国际瞩目,还曾与中国史学会会长张海鹏先生、山东大学教授王育济一起代表山东大学组成3人工作小组,亲历中国申办大会的全过程。


1995年申办遇挫后,2010年,中国史学会再度申办。在阿姆斯特丹大会现场,让姜生至今难忘的一幕是,提问环节,一位西方学者板着面孔问:“我们西方学者到中国谈历史自由吗?”姜生从容地回答对方:“我们是历史学家,研究历史是我们的使命,在中国讨论历史问题当然是自由的。”


最终,中国济南以36票赞成、8票反对、5票弃权的投票结果,被选为第22届大会举办地。“能够在中国举办史学盛会,这是一代代前辈史学家的梦想,我作为亲历者,对此感触更深。”姜生说。


对国际史学界而言,中国成为举办地堪称一大突破。国际历史学会秘书长罗伯特·弗兰克在贺信中说,这次大会将展示历史学家们在摆脱欧洲中心主义或避免过多基于西方视角进行研究方面所取得的进展。


“全球历史变革中,不考虑中国是不可能的”


相比于之前大会仅为中国学者设立一个专场,本届会议关于中国主议题的设置——“全球视野下的中国”,同样是首次。


“中国在亚太地区尤为重要,任何亚洲的历史学家或者是全球历史当中的历史学家都不能够脱离对中国的理解。实际上对我们来说,在全球的历史变革当中,不考虑中国是不可能的。”西班牙国家研究委员会教授Maria Dolores Elizalde表示。


中国史学会秘书长王建朗认为:“‘全球视野下的中国’这个话题意味着我们在观察中国、讲述中国故事的时候,要从全球视野下进行,我们要以更开放的眼光进行分析,我们应该去寻找中国和世界之间发生了什么,把中国社会的发展纳入到全球的视野当中。”


在如此议题设置下,越来越多的国际历史学者开始讲述“中国故事”:明代的白银货币化过程以及全球影响,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对中国移民的限制和排斥政策,20世纪初中国与国际联盟的关系……


“此次大会极大地增加了中国文化元素同外国史学家的接触面,也让不同层次的中国史学研究群体感受国际史学界风范。”姜生将本届大会的意义概括为“到中国去重新发现中国”,前一个“中国”是有着哭泣的过去的中国,后一个“中国”则是正在崛起的大写的民族,绝不仅仅是经济的发展,其文化与民族心态今非昔比。


中国历史学者应增强研究主动性


然而,这一崭新的发现之旅并不能掩盖目前中国史学研究的不足之处。


在接受采访时,国际历史学会主席玛丽亚塔·希塔拉直言,许多中国历史研究书籍是用中文写的,这对国际学者很快熟悉有不小难度。“我们并不怀疑中国史学界的研究质量,问题出在出版策略上”。她期待更多中国史学研究书籍被译成其它语言。


 “不能一直等西方学者来研究中国的历史文化,要主动去介绍。”法国历史学家塞尔日·格鲁津斯基在回答本报记者提问时强调,中国历史学者应增强研究主动性。这位以研究拉美历史闻名的学者在本届大会期间被授予有“历史学界诺贝尔奖”之称的“国际历史学会——积家历史学奖”。


格鲁津斯基以孔子研究为例指出:“不应只看到孔子对山东历史文化和对中国的影响,还应看到他对西方国家乃至全世界的影响。因此我们应注意这些连接点,把山东同整个中国,甚至亚洲、世界建立起研究联系,从而更好地讲述自己。”


 “中国史学家提升国际话语权的一个重要前提就是尽量充分了解世界。只有了解世界,才能为世界提供有价值的‘中国故事’和‘中国经验’,这样‘中国故事’才能具有真实的国际话语权。”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王育济强调。


来源网站:中国青年报http://zqb.cyol.com/html/2015-08/29/nw.D110000zgqnb_20150829_7-01.htm

中心简介 | 学术活动 | 重要成果 |

联系方式:028-85406676 邮箱:whkj@scu.edu.cn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一环路南一段24号四川大学行政楼608室

四川大学文化科技协同创新研发中心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