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4日下午,国际知名学者、四川大学姜生教授在华东师范大学闵行校区人文楼5303教室,做了一场题为“汉帝国的儒生与道教信仰的建构”的学术讲座。此讲座由哲学系蔡林波老师主持,学愚、宋锡同、朱晶等老师以及全校各院系的同学聆听了此次讲座。
在本次讲座中,姜生教授首先分析了当前道教学界的研究现状,即早期道教史的研究对象通常是从汉初的方仙道、黄老道直接过渡到东汉末年张道陵所创立的天师道。而这从汉初到东汉末年将近300年的时间,却一直处于学术真空状态。继而,姜教授现场向师生们呈现了大量的PPT组图,其中有汉墓出土的简帛文献、画像砖、画像石和墓室壁画。由此而提出了一个观点,即天师道前史,是以“合大道”为终极追求,以神仙方术为宗教方法,以实践儒德为人生路径,实乃“儒生的道教”。具体论证是由四个方面层层推进的。
首先,汉墓是汉代人完成“太阴炼形”、“讬死更生”的场所,是儒生架设的死后成仙的时空转换机制。汉墓的建置方式、其所雕刻的纹饰(如代表“黄泉”的鱼形纹)等,都是此机制运转的反映与象征。
其次,汉代人成仙的标准是“自三代已来贤圣及英雄者为仙”、“忠、信、节、义”所代表的德、汉代崇尚力量的雄武之风。这些也即是汉儒所构建的道德评判标准,符合上述者,才可“死而后仙”。
再次,汉墓是汉代人“炼形”仪式的发展。汉代道教史的隐性线索是“形解销化”信仰,即从战国到汉晋以来的“尸解”信仰。姜教授利用马王堆汉墓的四层棺椁以及“T”形帛画,揭示了汉墓中所蕴含的“先死后蜕”之过程:下九泉(鬼)——登昆仑(仙)——上九天(神)——合大道(道)。
最后,汉帝国之衰落,即意味着儒生梦想之破灭、“先死后蜕”信仰的没落、“即身成仙”信仰的崛起。姜教授认为“汉因强而灭”,后期道教所继承的仅仅是一部分,最重要的“先死后蜕”信仰并没有被继承下来。
此外,本次讲座中,姜教授还回答了《列仙传》、《周易参同契》的成书时间问题、西王母配神的发展问题、汉墓中的“孔子拜老子”现象的诠释问题,在座的师生们对此皆十分感兴趣。
新闻来源:华东师范大学社科处http://www.skc.ecnu.edu.cn/s/117/t/325/4a/1e/info150046.htm
联系方式:028-85406676 邮箱:whkj@scu.edu.cn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一环路南一段24号四川大学行政楼608室
四川大学文化科技协同创新研发中心 版权所有